011. 全球气候变暖与人才需求
1.1 ► 气候变化的严峻性
央视财经报道,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日益严重,由此引发的人才缺口问题愈发凸显。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形势的日益严峻,经济和社会生活受到的影响也愈发显著。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的目标显得愈发紧迫,而这其中,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显得尤为重要。

1.2 ► 低碳经济发展趋势
随着低碳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共识,低碳经济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。面对这一挑战,如何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,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。在北京科技大学的钢铁生产全流程仿真教学平台上,一场关于钢铁行业碳排放的探讨正在进行。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与同学们深入交流,共同探讨低碳发展背景下的行业挑战与机遇。


1.3 ► 工程院院士的建议
值得一提的是,毛新平院士在2023年就已向教育部建议,设立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,以应对低碳经济领域的人才需求。就全球范围而言,目前尚无专门的碳中和专业或学科。这一系列技术创新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支撑。

1.4 ► “双碳”人才培养挑战
数据显示,我国在“十四五”规划期间,对于“双碳”领域的人才需求量高达近百万人,然而,目前该领域内的从业者数量仅约为十万人,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。北京科技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研究员汪水泽指出,过去,我们的学科设置可能更侧重于解决单一的、局部的低碳问题,然而,如今我们更需要具备全局观念,从整个流程工业的大系统角度来综合考虑低碳发展。

022. 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
2.1 ► 新专业的设立及意义
北京等地高校即将开设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,以培养具备多学科背景的创新人才,支持碳中和目标实现。自今年9月起,北京科技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以及昆明理工大学将联合开设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。

2.2 ► 多学科交叉的创新
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,以“低碳设计、绿色制造、循环再生”为核心,不仅致力于推动冶金、水泥等高耗能流程工业的工艺优化,更深入探索材料创新与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。新专业围绕碳中和科学与技术,探索其内在规律,并通过跨学科的创新举措,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支持。这一跨学科的创新举措,旨在培养具备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,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。